2025年养老金调整“意外”, 迟迟没有公布, 5000元以上能多涨钱吗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公布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早在2024月12月12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中高调定调增长以后,广大的退休人员都觉得如此之早的定调增长可能今年公布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也有可能提前。但是我们等来了6月份,等过了6月17日,等到了6月末的最后一天,今天是6月30日仍然没有关于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通知。可能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于7月份公布了,那样的话7月份公布调整方案,7月份进行待遇补发,1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工作也是创造了历史!
那么迟迟没有公布下有些朋友说正是今年的调整重点导致的工作内容加大,仍然具体调整方案有序细化的地方,这点小编觉得是有可能的,相比较往年并没有针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进行过单独的倾斜,往年的倾斜调整中只有高龄倾斜和艰苦偏远地区倾斜,这里艰苦偏远地区倾斜有朋友问跟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不同吗?小编觉得是不同的,虽然身处艰苦偏远地区的人员可能有很多中低收入群体,但是并不能说中低收入群体一定是艰苦偏远地区。并且二者在倾斜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艰苦偏远地区倾斜重点是地区,地区的偏远是主要的判断标准,而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主要判断标准可能是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否符合中等或者较低水平的收入!所以二者之间在对象上是有区别的。
那么再有了中低收入倾斜下,5000元以上的人员还能够多涨钱吗?首先我们看养老金5000元以上的人员有可能是有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吗?小编觉得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参考2023年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3200元左右来看,5000元以上远超3200元,可能属于中低收入群体的可能性并不大。
并且通过今年的调整公式,依然沿用定额+挂钩+倾斜三结合的调整公式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且三结合通过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调整下是非常科学的,所以在这里定额是每人每月增加固定的金额,体现出了公平性并没有针对于5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上的人员有过区分,而在挂钩调整中秉持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更长的工龄导致更高的工龄调整,更高的养老金水平有更高的养老金调整,所以在这里5000元以上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将会比5000元以下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更加占有优势。
那么在挂钩调整之中是哪些将5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上在调整中拉开了差距呢?在挂钩中分为工龄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在养老金水平挂钩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调整方案,假设养老金挂钩是1%的话,6000元和2000元养老金在养老金挂钩上就差距了(6000-2000)*1%=40元的差距。并且在工龄挂钩上也是暗藏着差异,因为养老金的高低是有工龄长短导致的,所以可以说更长的工龄有更高的养老金水平,所以在普遍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数水平不变,5000元以上养老金可能会比5000元以下养老金有更高的工龄,所以在工龄挂钩参与其中的话,假设工龄挂钩是1元/年,15年工龄和40年工龄同样差距了(40-15)*1=25元,这样在工龄挂钩和养老金挂钩的共同作用下,5000元以上养老金肯定会比5000元以下养老金在调整中有更多的受益。
并且小编觉得无论养老金怎样进行倾斜,都应该秉持着公平的原则,退休之前用更长的工龄和更高的缴费基数换来的更高的养老金水平,不可能因为因为今年的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就全盘否认,更多的可能是在不继续拉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前提下进行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上一篇: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5.7% 一系列先行指标看我国经济发展强大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